《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》

第四二一章 人有两颗心,一者贪心,一者不甘心(4/5)

该如何打?”

  “平衡…暂时,我们要维持住这战场的平衡。”关麟脱口吟出这么一句,然后解释一句,“时间是我们的朋友。”

  一边解释,他一边从怀中取出一封竹简,缓缓的展开:“我爹这趟在樊城以北百里联营,以这么多兵士的血与汗为代价,可把一条重要的情报带来了!”

  “什么?”

  “襄樊之间,汉水流域详细的水利地形图。”关麟打起了更多的精神,指着那舆图讲解到,“我爹已经把汉水流域的水流、池塘、高低这些重要的地理位置,标识的一清二楚,我方才问过黄夫人,因为这水利图,涨水期时引水倒灌的计划几乎是万无一失的,甚至…黄夫人还为我设计好了一条掘开堤坝的图纸,熬到七月…曹魏在樊城有再多兵,也都没用了!”

  还是引水倒灌么?

  陆逊听着关麟的话,目光则凝于那一封竹简,他能感受到,这是关羽与关家军用无数条“命”换来的水利地形图。

  其中已经有黄月英的标注。

  哪里掘开?哪里引水?哪里蓄水…乃至于这些位置,竟都可以在、汉水南岸完成,相当于在南岸建立了一个大型的蓄水池,等到涨水期来临,暴雨将至,只需要掘开堤坝,整个汉水流域包括樊城,包括襄阳…将都被大水倒灌!

  区别在于,襄阳是有所准备的,而樊城对于这些一无所知!

  这么看…

  引水倒灌,水淹樊城,这方略…似乎可行!

  只是…

  “我们倒是能坚持到七月,可…你爹那儿…他的粮食够么?”说到这儿,陆逊露出了几许担忧,“现在曹魏通过上庸与汝南往樊城战场运粮,虽路遥远许多,总归还有希望,可我们与樊城之间并没有粮道,要如何运粮到宛城呢?”

  “粮道是有的…”

  “啊…”关麟的话让陆逊一惊。

  关麟则是指了指天穹,“咱们有空军,他曹魏防的了地面的粮道,又防得住天穹中的么?”

  这…

  陆逊倒是也听说了,这热气球是在往宛城送粮,可那才有多少,杯水车薪哪!

  当然成本也很大。

  但考虑到关麟不差钱,这些都不是问题。

  问题是一藤筐粮食,那才有多少?够五百个兵士吃上一天的?

  可…宛城有两万人哪!

  正直陆逊惊诧,关麟的话再度吟出,“我的意思是,如果我有百十架,乃至于成百上千架热气球呢?如此这般,宛城的粮食、军械,我都可以给我爹空运过去——”

  啊…啊…

  这次,陆逊呆住了。

  他不是觉得关麟是大放厥词,而是…而是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,那就是沔水山庄制造军械的速度。

  诚如昔日里,一个月内…沔水山庄就能造出了三万多架秦弩,甚至是提前、超额完成。

  这份速度让人望而生畏。

  不夸张的说,关麟要沔水山庄造出成百上千架热气球,在一个月之内,还真的…真有可能!

  这就是所谓的——荆州速度、沔水速度!

  见陆逊还在遐想,关麟补充道:“黄老已经回沔水山庄了,我也与他聊过这事儿,他说了个保守的数字,一个月之内…两百架热气球,问题不大…甚至,刘晔先生还特地提及,会改良出一些专门用于运送粮食的热气球!”

  这热气球,从关麟把图纸交给黄承彦、刘晔起。

  这就是物理学问题了。

  物理学问题自然要交给这个时代的“大物理学家”刘晔先生来处理,关麟一百个放心。

  “呼…”

  听着关麟的话,陆逊长长的吁出口气。

  两百个人热气球,可不是闹着玩的呀…这要一起飞过去,铺天盖地,怕是连太阳都要遮蔽,这便是所谓的——遮天蔽日么?

  “咕咚”一声,陆逊不由得咽了口口水。

  说起来,曹、孙、刘在兵力的构筑上各有千秋,曹魏以“骑兵”著称,孙权以“江东水军”闻名,刘备的话…弓弩兵更强一些,蜀军的话则是山地战更胜一筹。

  这本是一个平衡的局面。

  可倘若…突然出现一支成规模的空军,那无论在侦查上,在突袭上,在兵种配合作战上,所带来的战力提升无疑是巨大的。

  是颠覆的。

  陆逊不敢想,因为他感觉…这已经超越了他所有的想象力。

  空军、战场…这太恐怖了!

  倒是关麟在说罢组建空军的构想后,立刻转移话题,“说实在的,我现在最担心的反倒不是曹魏,而是东吴那边?”

  “东吴?”陆逊微微颔首,“孙权的确不是个甘于寂寞的人…只不过,别看襄樊战场打的火热,可樊城依旧没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