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宰执天下》

第54章 南北(14)(2/3)

 往门内望去,就是一间宽敞的长屋,里面空空荡荡,所有的陈设器物都给搬了下去,双眼所见,除了人还是人。他手底下的士兵,一个个挤挤挨挨。只在中间漏了一个空,围了一圈,中间一人穿了铁路特有的服色站着。

  房间内的里面官兵,也发现了张吉,立刻叫了起来,“张都头来了。”

  唯一的一个外人,目光转向张吉,拱了拱手,“张都头,在下伊德,忝为本车的副车掌。”

  斯文有礼,听说话,感觉就像是士人一般。张吉忙回了一礼,却是显得别扭,明显在军营里面生疏了。

  伊德也没在意的样子,“本列列车,宰执专列之一,这节车厢是都堂相公们读书的书房。”

  “都堂?!”

  “相公?!!”

  “专列?!!!”

  张吉已经没再听伊德副车掌下面的话了,他发现周围官兵们的反应,就像他与同学正在教室里面打闹时,突然间发现训导不知何时手上提着马鞭站在了门口,一个个都懵了。即使是张吉本人,事前已经猜到了,但脑袋还是晕了一晕。

  被训导盯上不是负重跑圈,就是小黑屋伺候,要是在这里失了态,又会如何?从情理上说应该不会有什么事,但张吉就是心虚。

  都是只有官人们才能乘坐的官车,但官车也分三六九等,现在乘坐的可是所有列车中最高一档的。别说都堂相公们的专列,便是那一等九品官就能坐的车子,张吉也是没见识过。

  伊德上前了半步,在张吉耳边轻声道:“还请都头约束部众,免得回去不好修理。还有都头手底下的人多,可能不方便躺着,还请见谅。”

  张吉点头答应,伊德点头致意,告辞离开。

  张吉目送他转身,后面的一群兵丁立刻自动让开,长刀分水,一划而开,轻轻巧巧就从另一头出去了。

  “都坐吧。再挤一挤,让外面的兄弟进来。”

  张吉恢复了身为副都头的本能,安排他手底下的官兵坐下。

  这些只在传言中听说过宰相威严的官兵,一个个毕恭毕敬的坐在地上。不敢乱动,挺直了腰杆,除了屁股坐在地板上,就是后背也不敢靠上墙壁,生怕自己身上的雨水脏了墙壁。

  想起了自家的一家远房的穷亲戚,每次登门,都是浑身不自在,坐在椅子上都左扭右扭,仿佛椅子上长了刺。父母说一句好话,他们立刻就会蹦起来谦虚再谦虚,就如气球一样飘着。

  现在张吉也能体会到他们的心情了。

  他娘的,怎么就这么不自在?

  张吉暗暗骂着,但就是他本人,也是战战兢兢,连呼吸都轻了下来,担心自己出气重了,破坏了这间车厢。

  只是心中还有一丝不安,吴起吮痈的故事不由自主的在心底。

  那个被吴子吸了脓毒的士兵,也只有跟他的父兄一样,上阵奋力拼杀以回报厚恩了吧?

  他沉默的想着,身下的车厢轻轻一震,张吉随即就感受到了一个向前的力量。

  车子动了,要上战场了。

  相公们把自己的座驾都拿出来了,他这等小卒,还能有别的选择吗?

  一阵带着一点刺激的气味透入鼻腔,张吉动了动鼻子,嗅了一嗅。

  是姜汤。

  张吉笑了,的要拼命了。

 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  “灾伤的事,就交给勉仲和韩师朴了。”

  决议作出,章惇交代,黄裳安然领命,至于不在场就被决定了差事的韩忠彦,自有人去通知。

  现在可不是皇帝当政的时候,想让朝中大臣做些吃力不讨好的差事,立刻就能给顶回来,强迫点的手段都用不得,还得防人一句士可杀不可辱。现在都堂的决议,即使是韩琦之子也不敢拒绝,有的是人想要他那个议政的位置。其中的区别,其实就在皇帝和士大夫的身份上。

  抗洪救灾及灾后防疫重建的事情虽然大,但在都堂宰辅的眼中,能用上半个小时的时间讨论已经足够显示都堂的重视了。如果黄裳或韩忠彦没办好差事,捅了篓子,那也是事后处罚的事了。

  “更要担心的还是夏收。”待做好了人事安排,韩冈道,“雨不应时,开封府的夏粮可能会减产许多。”

  “京师存粮足够一年支用。”沈括道,天下常平现如今正归他管辖,“倒是开封今年的税赋……”

  章惇道,“雨后再定。”

  “道路呢?”吕嘉问问沈括。

  “这事还是让铁路总局去管。”沈括道。

  “必须保证干线铁路不能中断!”吕嘉问严辞。

  “望之言之有理,铁路干线是国之命脉,”沈括认真的点头,“中断后须及时修补。”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