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朕真的不务正业》

第五百八十章 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(5/5)

官们可不管李如松面临的困难,只会把屠夫、刽子手之类的帽子扣在李如松的头上,让皇帝警惕武夫,这一轮的攻讦,其实不好面对,戚继光、俞大猷,以前打了胜仗,不被问责就不错了,更不用说恩赏了。

  显然,戚继光真正担心的不是暴力的失控,而是担心朝官对李如松的攻讦。

  而且戚继光也不大清楚陛下的想法,大明对草原征伐之后,京营短期内没有征伐的规划,而京营一年就要二百四十万银的支出,是金花银的两倍,京营每年花的钱,是朝廷给皇室的两倍。

  戚继光不得不考虑,是不是到了马放南山的时候?

  这不是试探,无论陛下是否要马放南山,戚继光只会支持,戚继光用自己的名声,来为李如松这类的少壮派保驾护航,等到陛下要用人的时候,也不至于无人可用。

  “陛下圣明。”戚继光见自己被如此简单的识破了,直截了当的承认了。

  “不必担心,李如松又不是把这个圩寨给屠掠一空,就是夷为平地了而已,又没有举起屠刀来,杀的人头滚滚,血流成河。”朱翊钧笑着说道:“朝官们若是真的是非不分,朕就把他派往保定府去,让他们面对这些无法无天的圩主去。”

  “李如松脾气已经好多了,放以前,他恐怕早就把人杀光了。”

  朱翊钧可不是胡说,李如松刚入京营的时候,那脾气暴躁无比,现在这种暴躁变成了悍不畏死,一往无前,以前只是匹夫之怒,血勇之气,现在已经有了帅才的风范。

  这样的李如松,李成梁教育不出来的,只有在帝国大将军手下,才会有如此的成长。

  这次保定府一个小小圩寨,李如松打了十三天,不是无法快速平定,就是为了震慑宣威。

  戚继光、俞大猷、陈璘、马芳、李成梁、李如松、刘显、刘綎、殷正茂、张元勋、邓子龙,这都是悍将中的悍将,朱翊钧并没有无人可用的窘迫。

  还有个奶凶奶凶的熊大熊廷弼,十四岁就张牙舞爪的叫喊着要去绥远,不让去还跟张居正闹。

  相比较武勋上的人才济济,储备人才十分充分,文臣上就显得十分薄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