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朕真的不务正业》

第六百六十九章 都是这些势要豪右,害苦了朕!(4/5)

见到了长崎总督徐渭,露出了一个十分真诚的笑容继续说道:“无论这次谈判结果如何,我都要感谢大明希望为倭国带来和平的意愿。”

  “李指挥,再次感谢你在本能寺之变时,派兵援护。”

  织田信长不求这次能谈出什么好的结果来,但大明这份意愿,还是让织田信长感激不尽。

  能坐到一起谈一谈,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幸运了。

  “倭国因为战乱缺粮缺的厉害,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白银的提炼,你们打成什么样,我们不管,但白银的提炼,绝对不能因为战争,有任何影响。”徐渭再次表明了立场,之所以叫他们都到长崎来谈判,大明也有自己的诉求。

  倭国缺粮,已经缺到了影响白银流入大明的地步,这个时候,长崎总督府无论如何都不能置之不理了。

  本来徐渭、孙克毅判断,这是短期的缺粮,等到粮食收获的时候,就不会缺少了,但随着时间的发酵,事情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,百姓一揆越来越严重。

  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,倭国地面发生了超过二十三起百姓一揆,揭竿而起的动乱,甚至在石见银山也有发生,白银的开采停止了近一个月的时间,才开始缓慢恢复。

  到这种地步,长崎总督府不得不出面了。

  “理应如此。”织田信长落座。

  “织田关白,上次刺杀之事,我的确是凶手,刺客的确是我派去的,但我们都清楚,织田信孝,因何而死。”毛利辉元说起了上次他派刺客刺杀的事儿,这件事让他非常郁闷。

  在倭国,派人刺杀非常非常的常见,大战之前,派点刺客就像是战争礼节一样,但刺杀成功却不多见,都是意思意思,毛利辉元就是随便派了几个人,谁能想到刺客能真的走到织田信长面前,还一枪把织田信孝给打死了?

  毛利辉元倒是无所谓的说道:“当然,人的确是我派去的刺客杀的,你非要跟我死战到底,我奉陪就是。”

  “谈国事不谈家事。”织田信长倒是极为平静的回答道。

  “毛利辉元,你阴结陈绳,在图谋我大明的水肥工艺?”徐渭看向了毛利辉元,说起了京师送来的邸报。

  毛利辉元出价三百万银,向大明内鬼购买大明水肥工艺,陈绳在京活动,最后被潞王给擒下,送解刳院,明正典刑了。

  毛利辉元倒是颇为坦然的说道:“我是国主也是大名主,倭国缺粮如此,我图谋水肥,也不光是为了我自己,我问心无愧,大明问责,要杀要剐随意。”

  水肥是为了提高粮食产量,毛利辉元敢来长崎,不是不怕,而是必须要来,他不来,长崎总督府和织田信长真的站到一起,他毛利辉元也是必败,左右都有可能死,还不如闯一闯这龙潭虎穴。

  别的不提,只要长崎总督府牵制住了他的水师,地面进攻,毛利家根本无法抵抗。

  “杀了你剐了你,你岂不成了倭国的英雄了?”徐渭嗤笑了一声摇头说道:“你真想要,可以跟长崎总督府说,我代你呈奏陛下,陛下不卖工艺,还不能卖你点水肥?鬼鬼祟祟,阴取配方工艺,搞成这样。”

  “三百万银拿来,此事揭过,不肯拿来,我就自己去取。”

  公私论建立在矛盾说的基础上,公私是一个相对概念,公囊括了更大的集体,而大明和倭国显然是两个集体,陈绳为了金钱背叛了自己的集体,该死,但毛利辉元为了倭国这个集体利益。

  大明和倭国是两个竞争,甚至是水火不容的两个集体,彼此斗争的时候,手段尽出,也是正常,站在倭国的立场上,毛利辉元没错,长崎总督府真的逮捕了杀死了毛利辉元,他就真的成了英雄。

  但站在大明的立场上,就必须要有个说法,那这三百万两白银,就是惩罚,大明逮到了对方鬼鬼祟祟的铁证。

  “我骗陈绳的,其实压根就没打算付这么多钱。”毛利辉元无奈的说道:“但此事惊扰天朝上国,理当如此。”

  大明也不要道歉,只要赔偿。

  “三个月必须到长崎港,陛下南巡松江府时,我还要为陛下献礼。”徐渭十分明确的下达了期限。

  徐渭根本不在乎虚名,他其实就一个想法:毛利辉元活着,跟织田信长或者他的继承者之间的斗争,会死更多的倭人,这就是徐渭的根本目标,灭倭。

  “那么,我们来讨论下检地法吧。”徐渭摊开了手说道:“倭国被你们搞成这个样子,你们这些肉食者,难道不痛心吗?”

  织田信长立刻说道:“所以要重农抑商,粮食都拿去酿酒,供给沿海城池的享乐,本就是战乱,平民食不果腹,现在大量粮食被酿酒,粮价一涨,立刻就有人囤积居奇,平民也开始储藏粮食,才导致市面上的粮食越来越少。”

  徐渭一愣看着织田信长说道:“你的意思是怪大明咯,大明开海,商贸往来频繁,导致了倭国的粮食危机?你这不是胡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