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明国师》

第一百零五章 借你项上头颅一用(2/4)

隙,就能摘下来,继而带着镣铐的上半截活动。

  漆黑的夜色里,掩藏了不知道多少或高洁或龌龊的秘密。

  张二郎步伐匆忙地进了山里,山不算高,只是附近一座小型山脉的余脉罢了,但胜在幽深,有不少地下河和岩洞、溶洞,很容易便能藏人。

  如果往前追溯到三国时代,孙吴政权便是不断地从这些山里抓山越人来补充人力的.跟后世“我大清”去大兴安岭里面抓生女真来当兵,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

  七扭八拐地进了山的深处,跟放哨的哨兵打了招呼,再经过一道一线天一样的峡谷,里面便豁然开朗了起来。

  竟是有一座小型山寨藏在了这处峡谷里!

  山寨占地颇广,建筑物林立,寨门口还搭起了几个简陋却坚固的土台子,上面甚至还架着弓箭手。山寨门口站岗的数名守卫也是持刀负枪,警惕地望着四周的环境,就好像这不是座山寨,而是一个军事要塞一般。

  看到他回来了,守寨门的数名守卫,先是验了口令,随后都纷纷迎了上来。

  “二郎!”

  张二郎朝他们点点头,说道:“嗯,我回来了,要去见周大人,伱们先去忙吧!”

  等打完了招呼,张二郎才快步走到了山寨的正中心,一栋最宽敞的石屋前停住了脚步。

  “笃笃笃!”

  “进。”

  此刻一位中年人正坐在椅子上喝茶,桌上点着一盏孤灯,桌旁空无一人。

  看见张二郎回来了,周缙将茶杯放下,笑呵呵地问道:“怎么今天这么晚突然回来?”

  “外面出了点意外。”

  听完张二郎的话语,周缙并没有多想,毕竟这个年岁,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,于是他摆了摆手,说道:“不妨说来。”

  “有官员来了,还带着护卫,不知道是真的路过,还是追查周世伯而来。”

  张二郎正色道:“周世伯还要瞒他们多久?”

  听了张二郎的话,周缙的面色一沉,凝声问道:“你这话是什么意思?”

  “周世伯休要装糊涂。”

  张二郎几乎气急:“当初周世伯是怎么跟我们说的?”

  “说您带着圣旨,奉旨招募义军勤王救驾,燕军舍了后路才到了江北,长江茫茫绝对无法强渡,只要我们招募些兵勇,到了南京便可以升官发财改变命运,以后不用在土里刨食了,说是建文帝亲口允诺的!”

  “后来呢?”

  张二郎在屋里来回走动,气愤之情溢于言表。

  “我们父子信了你的话,舍了攒了几代人的家财助你招募兵勇,结果刚刚成军,南京城便破了.你又说什么建文帝一定逃出来了,只需要江北梅驸马抄了燕军后路,根本不用多少时日,各地的勤王军便会蜂拥而至到时候便如侯景之乱的故事一般,兵强马壮一时的北地汉儿和鞑官们组成的军队,早晚会被耗死在南京城里。”

  “可实际上是怎么回事?”张二郎抓起茶杯一把摔碎,“燕王登基,天下府县传檄而定,你口中的江北梅驸马到现在还不战不降不动,我们父子提着脑袋跟你干大事,等来的就是燕军十万劲旅如同筛子一般来江南清扫!”

  “现在怎么办?这一百来号兵勇,拿去跟十万燕军蚍蜉撼树吗?”

  “你还要拿之前那些话,蒙骗这些不知山外情况的兵勇到什么时候?”

  面对张二郎泄愤式地质问,周缙淡然反问道。

  “那现在怎么办呢?”

  “你问我?”张二郎一脸惊诧。

  “嗯。”周缙点点头,“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呢?”

  “是杀了我,还是让我离开这里?”

  “杀了我,就算没人把我的事扯出去,你阴蓄私兵上百,地方豪强武装到了这个地步,以燕逆的狠辣果决,不会放过你的。”

  “让我离开这里,我一介文人,又是钦犯,没有路引早晚会被抓住,到时候我捱不住刑,说不得就把你们供出去了。”

  张二郎目瞪口呆。

  “无耻之尤!我父子倾力助你,你便是这般回报的吗?”

  周缙亦是冷笑嘲讽道:“见小利而忘命,做大事而惜身,事到临头便想着保全自己,还要怎地回报你?”

  “事到如今,你若是还想苟全性命,那便径自与我带十几个心腹兵勇出山,杀了那官员和身边护卫,自然便是周全了。”

  张二郎如今哪还不知道,当初周缙说的信誓旦旦,不过都是编瞎话诓他们,如今上了贼船便下不来了,也只好依着周缙的意思,一条路走到黑。

  可出门之前,张二郎还是忍不住问道。

  “你到底图什么?”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