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剑来》

第九百二十六章 与诸君借取千山万水(七)(12/15)

自己的道心倾向,或者准确来,是三教宗旨在自己心中的轻重。

  邹子用心最深的,还是那雨后道路遇见老媪,老媪衣衫褴褛,却骑乘骏马,鞍辔华美。

  如果只是理解为鬼物尚有阳间亲人在那中元节时分,上坟祭奠,那么那些在阳间颠沛流离之人,又该如何自处?地悲秋,草木凄然,陈列祭品,酹酒祭奠,有此凶年,流离失所,吊祭不至,精魂无依……这么想,当然没问题,但是邹子的用意,绝对不止这一层,而是借那老媪,明如今那些远古神灵余孽如今的处境,真正用意所在,更是那句“公子何往”,以及之后那句“路途积潦,暂作休歇,翌日早行,得从容也。”

  因为下一幅画卷,陈平安和陌,就成为了一地神灵。

  从容登高,恢复神位?!

  但是在陈平安心中,邹子用心最为险峻的,还是最后那幅画卷,那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场景。

  可能是因为人间所有的悲欢相通,都只会来自感同身受。

  陈平安环顾四周,没有察觉到一丝一毫的异样。

  相信即便自己祭出一把笼中雀,完全笼罩这座梧桐地,还是一无所获。

  好像更多的知道,只会带来更多的未知。

  其实很多时候会羡慕青同这座修道之士,老子就往地上一趟,万事不想,爱咋咋的,明儿到底是刮风下雨,还是日头高照,爱来不来。

  陈平安从袖中取出那只养剑葫,抿了一口酒水,视线上挑,望向对面的青同,“吧,真正的理由。”

  青同脸色古怪,以心声道:“你已经知道我与陆台的那种相似之处了?”

  陈平安点点头。

  青同有些看上去比较真诚的笑意了,不再以心声言语,嗓音清冷道:“一个我相信邹子的猜测,一个我相信自己的眼光。只是经常打架,我就想要多看看,其实越看越迷糊,但是也不算什么看不如不看就是了。”

  青同抬起双手,轻轻拍打膝盖,神色轻松许多,“可能都是一叶障目,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,就这样了。”

  言下之意,一个青同,相信邹子所猜测的未来陈平安,一定会到来,但是另外一个青同,却选择相信以前的陈平安,会一直是那个曾经的少年。

  陈平安点点头,表示理解。

  收起养剑葫,陈平安站起身,笑着道:“元乡前辈,之所以会在梧桐树上刻字,是因为那位前辈,觉得人生其实有两场远游,一次是修道之饶身死道消,一次是被世界彻底遗忘,所以元乡前辈才会四处刻字,因为他希望未来千年万年,都有后世人知道人间,曾经有一个名叫元乡的剑修,存在世间。”

  青同跟着起身,问道:“是避暑行宫那边的档案记载?”

  陈平安笑着摇头道:“是我猜的。”

  在陈平安就要离去时,青同突然道:“请坐。”

  陈平安愣了愣,“你为何改变主意?”

  青同微笑道:“其实没什么理由,就是赌一把。要么亏到姥姥家,要么赚个盆满钵满。”

  陈平安问道:“不后悔?”

  青同微笑道:“等到后悔了再后悔不迟。”

  陈平安重新落座,道:“陌,帮忙为我们护道。”

  陌笑着点头,斜瞥了一眼青同。

  青同看似神色淡然,实则略带几分促狭,好像在一句,陌道友,以后对我客气点啊。

  在这一的大年三十。

  浩然下梧桐叶落纷纷。

  与此同时,有人造梦,一场游。

  我请诸君入梦来。

  与君借取一炷香。

  红烛镇一向是的竖街横巷的格局,观水街和观山街之间,有条无名巷,开着一间没有匾额的书肆,生意一年到头都是冷清,只是书籍价格奇高,还不降价,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。

  那个年轻掌柜,正是冲澹江水神李锦,这会儿躺在藤椅上,拎着一只手炉,打盹儿。

  一些个年夜饭早的,已经响起了一阵阵的爆竹声。

  当官的,在外人眼中,无非是好官坏官之分,对于官场中人来,也简单,想不想往上爬。

  世俗公门和山水官场其实没两样,那么李锦这位冲澹江水神,显然就属于不想着往上爬的。

  只前些年那三场金色大雨,北岳披云山的那位魏山君,受益最大,关键是在辖境之内,在一众山水神灵看来,魏大山君那叫一个扣扣搜搜的,就连那北岳地界的储君之山,都没怎么雨露均沾。

  李锦眯起眼,心弦紧绷,只是很快就笑着起身,“陈山主,好神通。”

  等到听过那位“不速之客”的请求,李锦疑惑道:“类似万民伞?”

  陈平安听到这个比喻,哑然失笑,想了想,“勉强可以这么吧。”

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